“可以不出口,我們可以自己用。”“國外的人身體健康值錢,咱們國家的人身體健康就不值錢了,企業老總和行業專家這一次針鋒相對。 這是在2009年10月底的成都——中國增塑劑行業協會一次會議上的插曲,爭論源自于雙方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的不同態度。企業都要靠這些產品來維持生活——但反對者稱不能以人的健康為代價。
如果不是臺灣剛剛爆發的塑化劑風波,這次行業會議上的爭論,可能無法為更多的人所知曉。 爭論并不能改變什么,中國在諸多領域對增塑劑的使用都是合法的,包括在很多接觸食品的產品中使用那些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增塑劑,在一定劑量和使用條件下都符合國家標準。
現在,當人們在超市買了一份熟食、將剩菜蒙上保鮮膜放入冰箱、拎回一桶塑料包裝的食用油……增塑劑就有可能滲透到食物中,并隨進食而進入人們體內。
|